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25诗词五首》(名师教案).docVIP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25诗词五首》(名师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 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特点.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 结合诗人生平, 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 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 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 , 厘清诗人情感脉络, 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 领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助读, 大比拼中导入新课 1.课前回忆, 学生抢答背诵相关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意愿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 以及鄙弃功名, 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2.导入新课: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 重温这些经典名句,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期望一种生活, 即远离官场、走向自然的归隐生活, 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 来了解他的田园诗和精神追求. 课件出示: 陶渊明〔约365—427〕, 一名潜, 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 后不为五斗米折腰, 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 他的诗主要表现出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代表作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设计意图】选择心境和情怀类似的三篇诗文进行背诵, 一方面复习以前所学课文, 做到温故知新;另一方面意在引出陶渊明,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 为下文理解其精神追求蓄势. 二、诵读, 感知古体诗的韵律 〔1〕指导朗读. 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上下、语气的强弱等, 有比照、有起伏、有变化, 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读, 同桌互读, 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节奏: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提示:古体诗, 形式上以五言为主, 朗读时通常按“二三〞式来停顿. 〔3〕抽查朗读, 全班齐读. 提示: 〔1〕本诗偶数句入韵, 押“ɑn〞韵, 韵脚有“喧〞“偏〞“山〞“还〞“言〞, 韵脚要根据语境读到位. 〔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①起句要平静些, 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 但要表达出得意感. ②“何能尔〞设问, “尔〞, 代指前句, 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 故应读重音. “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 要读出自豪感, 表达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 后三个字, 应一字一顿, 而且要有余音. ③五、六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 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④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 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 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 结句最后三个字, 应一字一顿, 而且要有余音, 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物我两忘.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师:诵读速度要慢, 边读边体味, 尝试复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 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 复原诗歌画面, 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 理解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设计意图】继续加强诵读的训练, 通过指导朗读, 学生反复诵读, 让他们与文本对话, 明确古体诗的句数、句式、平仄、用韵自由的特点, 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意的根底上, 想象诗歌画面, 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三、析读, 厘清情感脉络 1.破诗题, 释疑解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 诗里根本没写酒, 但题目却叫“饮酒〞, 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 资料助读1: 课件出示: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①,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②, 忽焉③复醉. 既醉之后, 辄④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⑤, 聊⑥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⑦. 【注释】①夜已长:秋冬之季, 昼渐短夜渐长, 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②独尽:单独干杯. ③忽焉:很快地. ④辄:就, 总是. ⑤诠〔quán〕次:次第,

文档评论(0)

138****60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