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氢处理及次钠操作规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岗位任务

1.氯处理岗位任务

负责将电解送来的高温湿氯气经除沫、除水、降温、干燥成合格的干氯气加压输

送给后工段使用,证生产的连续性,处理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2.氢处理岗位任务

将电解送来的高温湿氢气,经冷却塔冷却,分离除水加压后送至后面的工段。

证工艺指标的执行和生产的连续、稳定进行,处理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事

故处理。

3.次钠岗位任务

将所有Cl装置检修、开停车时产生的Cl处理吸收,突然断电及不正常情况事故

22

Cl的处理,液化尾气和PVC来的废Cl的吸收处理,负责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

22

象及事故处理。

-1-

第二章工作原理

1.氯处理岗位

1.1工作原理

湿氯气由氯气总管至氯气处理时,温度80℃左右,而湿氯气所带的饱和水蒸汽量

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温度越高则所带的水蒸汽量越多,温度越低所带的水蒸汽越少。

含有水份的湿氯气容易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可分解成初生态的氧,次氯酸、次

氯酸盐、初生态的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再加上盐酸的作用,使湿氯气具有较强烈

的腐蚀性,必须将氯气中的水份除去,一般氯中含水在0.04%~0.06%以下方能满足要求。

湿氯气冷却的原理是利用热量传递的过程。在传热过程中,各种物体间的传热,

按其不同的温度情况,或可自动地或需在消耗机械功的条件下进行。当无外功输入时,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理,热能仅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氯气冷却的

基本方式包括热传导、辐射、对流。在实际中,三种方式很少单独存在。

用硫酸来干燥氯气,可以理解为传质的单元操作-吸收过程。氯气中的水蒸汽和硫

酸在一定条件下接触,而使水蒸汽溶解于硫酸中,而氯气不溶解于硫酸是惰性气体。

吸收过程主要是被吸收的水从气相-氯气中的水蒸汽转移到液相-硫酸中的过程,也称

为传质过程。硫酸对水分的吸收不伴有显著的化学反应,可以看作单纯的物理过程。

1.2氯气温度对氯气干燥的影响

湿氯气由氯气总管至氯气处理时,温度一般在80℃左右,而湿氯气所带的饱和水

蒸汽量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温度越高所带的水蒸汽也越多,温度越低所带的水蒸汽

越少。假设湿氯气温度为80℃,并被水蒸汽所饱和,则1公斤湿氯气中含有219克水,

当被冷却到25℃时,仍有8.1克水,当其温度降低到15℃时,仅含有4.3克水了。所

以每吨氯气从80℃下降到15℃时,可以冷却下来的水量为219-4.3=214.7公斤。所

以冷却后的温度越低,则其含水量越少,而含水量越少,对氯气干燥越有利,减少了

硫酸的消耗。但是,当氯气温度降低到

9.6℃时,氯气与水生成Cl·8HO水合

22

物结晶,堵塞管道和设备。

1.3氯气干燥中硫酸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硫酸干燥氯气中的水分主要是被吸

收的水从气相-氯气中的水蒸汽转移到

液相-硫酸中去的扩散过程,是传质过

程。

-2-

1.3.1吸收机理•双膜模型

·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作湍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被吸收

的组分子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从气相主体连续通过此两层膜而进入液相主体。由于

此两层膜在任何情况下均显滞流,因而又被称为滞流膜。气-液两相流动状态的变化对

膜的度有影响,如气体流速越大,气膜越薄,同样液体的流速越大,液膜也越薄。

·气液两相界面上,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组分以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所有的阻力仅存在于两层滞流膜中。通过滞

流膜的浓度降就等于气相平均浓度(分压)与界面气相平衡浓度(分压)之差;通过

滞流膜的浓度就等于界面液相平衡浓度与液相平均浓度之差。气相主体与液相主体因

充分的湍动,不存在浓度差。

1.3.2吸收速率

当气体和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接触,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气液两相必将达到平

衡状态,此时气体和液相中吸收质的组成持不变,只有气液两相处于不平衡时,吸

收过程才能进行。吸收过程中,通常是以气液两相才能进行。吸收过程中,

文档评论(0)

A138654775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