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插秧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6.2《插秧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作者简介;[作品背景]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他作诗从江西诗派入手,中年以后转学晚唐人空灵轻快的绝句,批判江西诗派,最后形成富有独特风格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插秧歌》: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dōumóusuō

笠是兜鍪蓑是甲,

jiǎ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shì zā

秧根未牢莳未匝,

chú

照管鹅儿与雏鸭。;任务一:给《插秧歌》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首联;

1.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描写虽然简单,作者连用四个动词有什么效果,请尝试赏析。;“抛”“接”“拔”“插”等字均为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解释含义)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描述景象)“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点明效果)?运用白描(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如实地勾勒人物、事件或景物)手法直叙插秧其事。;2.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3.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4.回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由诗歌首联内容可知,小儿在秧苗田中拔秧,田夫把小儿拔好的秧苗挑到待插秧苗的水田边上,再将这些秧苗抛给在水田中插秧的田妇和大儿。家中的四个“劳力”已全部上阵。那么,“唤渠早餐歇半墨”的会是谁呢?

老人,比如田夫的父亲或者母亲。田夫的父母本也是田夫田妇,只是年老力衰不再能够承受???住农忙时节的高强度劳作,便只能在家中做饭、洗衣、打理菜园照管家禽家畜。当他们把早饭做好后,冒雨来到田边,呼唤儿孙休息一下,回家吃口饭,实属常情。

小女儿。农家女孩六七岁便开始参与各种家务,十来岁便能够正常操持一家人的饭食。小女孩儿在父母兄弟都去田中劳作时,也在家中忙活着烧火做饭,喂猪喂鸡鹅鸭,甚至还要洗衣服,同样是超强度的劳作。

从尾联的“照管鹅儿与雏鸭”的叮嘱推想,第五人是小女儿的可能性更大。若是田夫的老父老母,自然懂得新插的秧苗“根未牢”,不能让鹅鸭进入水田中。只有小女儿才需要如此叮咛。毕竟,小女儿虽勤劳懂事,但并不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5.为什么要写“第五人”?

;1.《插秧歌》的情感?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相映成趣。②尾联“照管鹅儿与雏鸭”模拟农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③通俗晓畅,节奏轻快。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④巧用动词,富于跳跃。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动词不断地切换着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流畅轻快。⑤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不押韵,其余7句皆押韵,以平声韵为主,音律和谐。

;3.《插秧歌》的表达技巧?

(1)白描手法

“夫抛”“妇接”“小儿拔”“大儿插”,男女老少齐上阵,表现了插秧的繁忙。首联、颔联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用语通俗浅显,不事雕琢,却又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2)尾联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可分解出多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秧根”句写实,“照管”句写虚;第二层次是想象鹅鸭跑到新插的秧田中的景象,为虚写;第三层次是以家中的鹅鸭和田野中的新插秧苗呈现出一个普通农家的丰衣足食,寄托一种祝福,亦为虚写。

(3)比喻,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诚斋体”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杨所创作的这种诗歌,称为“诚斋体”。从本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分析“诚斋体”的体现?;①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