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2、税负归宿的含义 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 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 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 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3、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提高售价; (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 (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 方式 前转 后转 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 (4)消转——自我消化,即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消化税款; (5)税收资本化——后转的特殊形式,即对某些能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方式 前转 后转 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 4、税负转嫁的条件 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价格自由浮动 (1)税种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2)课税范围 课税范围广的较易转嫁,窄的难以转嫁。 (3)供求弹性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税负通常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部分实现税负转嫁。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S1 S2 D P1 P2 P3 Q2 Q1 P Q E1 E2 O S2 S1 D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P P2 P1 P3 Q E2 E1 Q2 Q1 O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S2 S1 D P Q P2 P1 P3 Q2 Q1 E2 E1 O (4)计税方法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5)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短期内无法转嫁,但从长期看则完全可以转嫁; 垄断竞争:既部分地前转,又部分地后转; 寡头垄断:由各寡头生产者通过协议提价而转嫁; 完全垄断:由垄断生产者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而决定向前或向后转嫁。 O B A C E D F 税率 税收 课税禁区 (三)拉弗曲线 (1)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2)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一是造成对税制完整性、稳定性的冲击,二是容易产生课税的不公平现象。 (3)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使用两种税率,但各种税率体现的税收负担却不一样。 (4)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适税率。 第七章 税收原理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公平,必须牺牲一部分效率。 ——J·斯蒂格里茨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三、税收原则 四、税收负担 (一)税收概念 1、历史上对税收概念的考察 2、税收的一般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的共同特征。税收分配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而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之为税收的“三性”。 1、税收的强制性 (1)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强制征收,任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 (2)征纳过程具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 (3)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在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 2、税收的无偿性 (1)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 (2)就财政活动总体或全部纳税人而言,这种无偿性又是相对性。 (3)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 3、税收的固定性 (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度性;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 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1、纳税人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 (2)负税人:最终承受税收负担或实际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案例:纳税人?负税人? 一电视机厂为配合税法宣传,同时也为扩大电视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出这样一个营销方案:在产品宣传单的醒目位置上增加“亲爱的顾客,当您购买我厂的产品后,您将很荣幸地成为我国的纳税人”的文字。 2、征税对象 (1)征税对象 即课税的客体,也称课税对象,也就是对什么东西征税,即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是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2)征税范围 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3)税目 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