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 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 成心理图式, 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简称期待视野 (expectation horizon )。 (一)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所谓“隐含的读者” (implied reader ),是相 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 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决定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的因素有:创作动机、文本内涵和选材等。 (二)填空、对话与兴味 :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在这 个过程中,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 对作品中的文本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 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 动不居的。 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 是一个与 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 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 验、去“填空”。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 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 ,实 际也已包含着与英伽登的“填空”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 、伽达默尔的“对话” 相近的见解。 (三)理解与误解: (1)正解与误解: 这种“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 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关系是复杂的,既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对于前 者,我们可称之为“正解” ,后者可称之为“误解” 。 (2)正误与反误: 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又可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 情况。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 但作品本身却客观 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 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 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 常常呈现出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两种情况。 (1)顺向相应: 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等,与读者 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时,即是顺向相应。 (2)逆向受挫: 在阅读优秀作品时,一方面,由于作品中总会贯穿着某些共通 的生活逻辑, 读者会不时体验到顺向相应的轻松, 同时,这种想象惯性又时常难 以为继,受阻遇挫, 从而诱使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 间之中。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 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 但很 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 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欣悦。 有时 候,由于文本的内涵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令人难以介入其间, 这种情况, 称之为期待指向的“完全遇挫” 。这类令人“完全遇挫”的作品,有的尽管有着 很高的创新价值,但因阻绝了读者的介入,其价值往往又很难得以实现。 (五)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 从而形成的一种 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其产生原因,就接受主体而言,有:接受主体与作品观念 相通、情感经验相似、意志愿望相似。 十一、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批评主体按 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