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全册同步课件(付).pptx

2021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全册同步课件(付).pptx

  1. 1、本文档共7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历 史第一单元时空坐标内容索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探究学习课标定位素养解读(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通过本课教材的图文材料,立足于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从勃兴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继而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2)通过史料实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3)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课前篇 自主预习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特征时间表现中华文化的勃兴与奠基远古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认同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特征时间表现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秦汉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隋唐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特征时间表现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宋元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客观唯心主义 特征时间表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明清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 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文化专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角度内涵表现影响核心思想理念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开启民本思想先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角度内涵表现影响核心思想理念民本思想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角度内涵表现影响核心思想理念天人合一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角度内涵表现影响传统美德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角度内涵表现影响传统美德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察举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战国时期,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角度内涵表现影响传统美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