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9.13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现代课程会在17、18世纪正式形成呢? (1)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 (2)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 (3)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 (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十四页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 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新兴的人文学科,本国语、外语、历史、地理出现,也出现了体育、美术、手工等科目 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 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 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第五十五页 (1)从18世纪开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便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到20世纪,学校课程基本上克服了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与现代自然科学课程的对立。 (2)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了课程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到了20世纪,人们把自然科学放到了学校课程的首要位置,并日益强调从社会生活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3、现代课程的发展 第五十六页 两种对立的观点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代表人物:亚里斯多德、洛克 ●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⑴人的心智如同身体的器官一样,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 ⑵发展起来的心智可以迁移到其它任何情境中去。 ●核心主张 ⑴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心智; ⑵重视知识的训练价值; ⑶心智、能力的发展远比知识传授重要;只要能力发展 了,知识的获得是自然的过程。 ●代表人物:斯宾塞等 ●理论基础:观念心理学(联想心理学) ●核心主张:教育就是学习实用的知识 和技能 第五十七页 (3)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的对立。杜威则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双方都把儿童与课程的关系割裂、对立起来了。受杜威的影响,人们从实用主义角度对课程进行了改造。 (4)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热潮。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苏联学者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等。 第五十八页 形式教育观点: 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由操练使他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他们发展起来。 2)教育应以形式为目的。如果人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都可以吸收,知识的价值在于是训练的材料。 3)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迁移到其它学习上去。 第五十九页 实质教育: 18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机器和大工业生产与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人。他们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一些知识、技能,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次要的;或者认为,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自然而然地会得到发展的。 第六十页 斯宾塞五种活动: 对于自我生存有直接关系的活动 对于自我生存有间接关系的活动 关于种族繁衍的活动 关于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活动 休闲时间利用和满足兴趣的活动 第六十一页 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第六十二页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1、社会 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最深刻的。历史上最早的课程就是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内容。 社会的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程的方方面面,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 断发展。 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直接影响着课程。 第六十三页 2、儿童 儿童观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少年期) 3、知识 知识是课程的最基本要素,没有知识做基础的课程是不存在的,课程内容就是从人类历代积累的多样知识中精选出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是当代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 第六十四页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把知识的类型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的。 波兰尼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这个命题的含义就是,在这些明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