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语文课:《木兰诗》双课堂网络教学设计(.docVIP

听障学生语文课:《木兰诗》双课堂网络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木兰诗》双课堂(网络)教学设计 课 型:文言文复习课 教学班级:听障部 L8-1班 课程名称:《木兰诗》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木兰诗》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10人,残疾类别均为听力障碍。本班共有10位学生,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从残余听力方面看,本班学生总体的听力、口语水平一般。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A组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对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比较强,能够举一反三;B组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字词义,不能较好地运用。从理解能力看,A组学生学生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好,能把学过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作文中。但个别同学也存在着理解肤浅、语句平淡的情况;B组学生思维狭窄,理解能力不够,对于课文的理解运用十分困难。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对句子的理解阶段。从语言表达能力看,由于听力障碍和手语表达顺序颠倒的影响,学生基本都存在着语言文字上的表达缺陷,语句不通、病句、词不达意的情况屡见不鲜。A组学生喜欢阅读,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强,能把学过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作文中;B组一部分学生只能达到对于特定句式的仿写阶段,且感到十分困难。另一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的字词都不能理解,手语基础也比较薄弱。从操作能力看,全班学生都与电脑的基本操作都能掌握,A组学生能熟练使用电子书包,B组学生也能明白电子书包各模块的功能,使用时需要稍加辅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 技能目标:1.能够概括诗歌的语言特点;2.学会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1.体会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方法):以点评学生的发帖进行导入——整体感悟法——品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交流互动——在线测试——反馈评价 教学准备:云平台、电子书包、网络学案、PPT课件、小组讨论表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运用电子书包“在线作业”功能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点评) 1.查看课堂导学案,点评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 2.利用电子书包“在线作业”模块中的“错误率排行”统计功能,快速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进行评讲。 【设计意图:温故方能知新,从预习入手,让学生在课前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课前通过对预习作业的评讲,学生也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运用电子书包来完成此环节能快速统计出学生的错误排行,老师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节约了时间。】 二、互动讨论,导入新课(运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功能对学生发表的跟帖进行点评)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那么,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课前同学们已经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环节回复老师的主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 2.每个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观点进行发言。 3.点评发帖情况,推出优秀帖。 4.欣赏同学的优秀回帖。 【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老师抛出问题,学生运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模块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浏览班级其他成员的作品并与之进行互动,大大地提高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使“让我学”自然而然地成为“我要学”。】 4.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针对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么课文中的木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课文的语言特点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进行深入的探讨。 三、诗歌诵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引导点拨:这是一篇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第4段) 第三部分(5—6段) 第四部分(第7段)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提示用词语概括) 4.教师点拨,用词语概括故事发展的场景。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叙事诗,理清故事情节可以为下面的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四、写法探究 1.同学们已经明确了整篇故事的发展过程,那么请同学们探究一下

文档评论(0)

卢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